“家里实在太潮了,怎么办?”通州区怡乐园一区57号楼居民近日焦急地向北京日报客户端反映,居民楼与通朝大街相距不足10米,川流不息的车辆带来昼夜不休的噪声。即便如此,低楼层住户每天还是得开窗。因为他们面临更大的困扰——地下常年积水,家中遍布霉斑。每到阴雨天,潮湿更为严重。“开窗吵关窗潮”的困境有解吗?记者前往现场探访。
遭遇:常年积水导致家中霉斑遍布
成群的蚊子围在一层住户王先生的家门口。轰散蚊子,记者闪身进入王先生家中,快速掩上房门。一股异味扑面而来。“这是潮气混着发霉的味儿。”王先生解释说,多年来,他对这样的味道已经“习惯了”。
一抬头,房门上方的墙面黑乎乎一片,仔细一看,是密密麻麻的黑色霉斑。“这已经是我铲过的,可也没什么用,墙面太潮,霉斑铲了还会再长。”王先生无奈地说,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十来年了。往房间里走,墙面发霉、起皮和脱落随处可见。为了防潮,他把沙发搬开,和墙面之间留了个缝,又给床头和墙面之间夹了一块厚木板。
居民李女士家的厨房、卧室、阳台到处是黑色的霉斑,也到处是李女士修修补补的痕迹。墙皮脱落太厉害的地方,她只好用纸糊上。卧室窗户下方的墙皮几乎掉光了,露出里边的腻子,她拿硬纸壳挡上。她给主卧的床垫下铺了一层防潮的塑料布。次卧留给孩子回来小住,床紧挨着墙,为了隔绝潮气,她特意买了大个儿的毛绒玩具,睡觉时靠墙摆放。
记者现场探访时虽然是晴天,但楼道的墙面依然可以看到明显洇湿的痕迹。这几日北京连续大雨,居民张女士告诉记者,楼道墙面洇湿进一步扩大了。
张女士说,怡乐园一区有多栋居民楼,只有57号楼多出一个地下空间,是一个废弃防空洞,连通整栋楼的3个单元。这处地下空间便是一切洇湿发霉的源头。她回忆,地下空间常年积水,问题已持续30年之久。她翻出2024年拍摄的照片,只见地下空间内的积水已经漫上两层台阶,墙壁上也湿漉漉的。居民投诉后,物业进行过抽排。但今年7月初,地下空间再次出现大量积水,墙壁还在不断滴滴答答渗水。“问题一直没根治,地下空间常年这样被浸泡着,楼内蚊虫滋生,低层住户家返潮发霉,一到雨季尤为严重。”
探访:霉斑噪声双重难题困扰居民
记者来到现场时,楼道内通向地下空间的小门被上了锁。居民说,以前地下空间还可以进入,可自从大家开始反映积水问题后,物业便上了锁,只在抽排时短暂开启,想随时关注积水情况变得不容易了。
据了解,怡乐园一区属于央产小区,建成于上世纪70年代,进行房改后,房屋产权已归属个人。小区通过“三供一业”(指供电、供水、供暖以及物业管理)改造,委托给一家物业公司管理,但地下人防空间并未移交。一名物业工作人员表示,目前积水已经抽排,上锁是出于安全考虑,不能随意开锁。居民希望前往查看,却被物业告知需要联系社区,而社区工作人员则说钥匙由物业管理,开锁需要联系物业。
“地下空间积水直接导致家里潮湿发霉,这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。何况这是小区的人防空间,物业怎能随意私自上锁?”居民迫切希望了解积水情况,在社区协调下,物业于第二天打开门锁,居民终于来到地下空间。由于刚刚抽排过,积水确实少了很多,但仍有贴着地面的一层积水难以清理干净。查看过后,物业再次将门上锁。居民无奈地说:“水会越积越多,上锁不是解决问题,只是让我们看不到了。”
近年来,积水的旧问题没解决,57号楼又面临新难题。记者注意到,57号楼与通朝大街紧邻,楼体与人行道间距仅5米左右,距机动车道也仅约10米。如此近的距离,为饱受潮湿发霉困扰的居民带来新的烦恼。
通朝大街是一条12车道的宽阔道路,主路共8车道,辅路共4车道。西向东方向的辅路与居民楼最近,在晚高峰时段也最为繁忙,机动车、自行车川流不息。坐在居民家中,路上的吵闹声和车辆的胎噪声清晰可闻。李女士家的床头柜上放着耳塞和防噪耳机。她说,夜里路上允许大货车通行,噪声更明显,家人经常凌晨两三点被吵醒。“开窗太吵,难以正常休息,可关上窗户又不能通风,家里就更潮了,这可怎么办?”
呼吁:“开窗吵关窗潮”亟待破解
57号楼陷入“开窗吵关窗潮”的困境要从2018年说起。张女士告诉记者,当年通朝大街启动施工建设,紧邻道路的57号楼原本计划拆迁,因此在做环评时,并未将其纳入噪声监测范围。李女士说:“我们当时想着,拆迁之后不仅不会有噪声困扰,潮湿发霉的问题也就能解决了。可等来等去,一直等到2021年通朝大街通车,始终没有拆迁动静。”在噪声与潮湿的双重困扰下,居民纷纷投诉。“直到这时我们才知道,拆迁计划早已停了。”李女士说。据属地杨庄街道回复,由于部分居民对征收政策存疑,57号楼未被列入征收范围。
拆迁搁置了,老楼被留下了,居民的困扰似乎无解了——开窗就被噪声吵得没法休息,可不通风家里实在太潮。
近几年,属地及相关部门曾尝试做出改善。对噪声问题,属地多次协调相关部门及道路施工单位到现场沟通,寻求解决办法,通州区生态环境局主持召开协调会,于2023年初在主路两侧安装了隔音屏。对地下空间积水问题,属地称原因是地下自来水主管道老化导致多处渗水,物业工作人员会及时抽排,并对排水系统进行日常维护。
但这些举措没能有效改善57号楼居民的困境。隔音屏未能缓解噪声问题。张女士说,最困扰居民的其实是辅路上的噪声。“隔音屏安在主路两侧,对主路噪声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。可小区门口这一路段上,辅路才是车流量最大的,而且辅路离我们的窗户不足10米,中间没有任何隔音设施。”据了解,今年以来针对噪声问题,属地也多次协调各方进行研判,但至今解决方案还在商讨中,没有落实。
抽排更无法解决困扰小区30年的积水顽疾。李女士说,地下空间积水已持续多年,抽排起到的作用“杯水车薪”,“何况如今物业上了锁,连积水深浅都难以及时得知,更无法做到及时抽排。”
关注:旧改能成为破题契机吗
还有什么办法能改善噪声与潮湿的双重困境?杨庄街道工作人员表示,小区已被列入旧改名单。记者查询到,包括57号楼在内的多栋怡乐园一区居民楼确实已在2024年4月被列入《第二批央企在京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》名单。
居民很高兴,可心里仍不踏实。张女士焦急地说:“列入旧改计划已经一年多了,仍毫无动静,改造何时能推进?如今我们再投诉,相关回复都指望通过旧改来改善小区环境。可旧改到底怎么改?是否真能解决我们面临的难题?”
杨庄街道工作人员表示,目前改造尚处于设计阶段,暂无法确定启动时间。此外,由于怡乐园一区属于央产小区,产权单位为旧改施工主体,改造相关问题可直接向产权单位咨询。连日来记者多次在工作时间拨打产权单位相关部门的电话,但截至发稿前始终无人接听。
“旧改虽能提升小区环境,可57号楼面临的难题还需对症下药。”居民通过本报呼吁,属地与相关部门、产权单位加强协调,不论通过旧改进行“个性化定制”,还是协商其他解决方案,都应结合57号楼的具体问题和居民的实际需求,找到根治积水和噪声问题的有效办法。
天金策略-微信股票配资-配资炒股网站-合法的配资平台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